如何养出一枚安全感满满的天使宝宝?科学家用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的宝宝感到安全吗?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 六个月的童童和妈妈在温暖的房间里玩耍。跟她在一起的,还有常来她家玩的一位阿姨和与她同龄的小北鼻。 为了招待阿姨,妈妈起身去泡
我的宝宝感到安全吗?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
六个月的童童和妈妈在温暖的房间里玩耍。跟她在一起的,还有常来她家玩的一位阿姨和与她同龄的小北鼻。
为了招待阿姨,妈妈起身去泡茶。离开前,妈妈对童童说:「你乖乖在这里玩,妈妈泡壶茶,一会儿就回来。」
最初几分钟,童童专心致志玩她的玩具,但很快,她变得焦虑起来,开始大哭。
阿姨试图安慰童童,甚至抱起她安抚情绪。但童童哭得越来越大声……
妈妈回来了,将她抱在怀中。童童平静下来。
很快,她的情绪平复,又可以开心地跟妈妈玩耍,并重新对眼前的玩具感兴趣。
在开始我们这篇文章之前,我想问各位家长,你觉得童童这样「粘」妈妈,是缺乏安全感吗?
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童童在妈妈不在时表现出焦虑和不安,但当妈妈回来时,她开心地接纳妈妈的拥抱,这是安全型依恋的表现。
那么,什么是安全型依恋?什么影响孩子的依恋行为?身为父母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养出一个安全满满的宝宝呢?
这些问题是近半个世纪心理学家想要解答的疑问。虽然现在我们对宝宝依恋行为有了很多科学的认识,但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时,我们走过很多弯路。而带领我们走上正确道路上的有两位科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和玛丽·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说说这两位科学家和依恋理论的诞生的故事。
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
说到依恋研究,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
1907 年,鲍尔比出生在伦敦中上阶层家庭,父亲是王室外科医生。四岁时,鲍尔比的保姆离开,据他回忆表示,他当时感到「情感纽带破裂后的分离痛苦」。
18 岁,鲍尔比进入剑桥大学学医,受训方向是精神分析。毕业后,先是在伦敦一家儿童指导诊所工作。二战爆发后,他成为了英国皇军精神分析医师。
1952 年,鲍尔比在同事罗伯森拍摄的纪录片《一个两岁孩子去看病》基础上,大量观看到那些两到三岁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传统的托儿所或医院)被陌生人照顾时的表现。他观察到在与亲密的照料者(母亲)分离期间,儿童一般会出现三个阶段:反抗、绝望和分离。
比如在反抗阶段,你会看到,儿童会借助哭泣和表达愤怒,要求母亲回来,并且他很有希望重回母亲的怀抱。这一阶段会持续数天。
在绝望阶段,儿童会变得比较安静,但很明显,他仍然在意缺席的母亲,希望她回来。他的希望会逐渐褪去。最后,会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他似乎忘记了他的母亲,以致于当她再次返回时,他对她失去了兴趣,甚至认不出她。这就是第三个阶段——分离阶段。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绪变化?
如果用当时流行的弗洛伊德学派解释,孩子这些「功能失调」行为是因为获取食物或者口唇欲的丧失。但这明显不符合鲍尔比观察到的现象。
「一两岁婴儿会很乐意走向喂养他的任何人,而这显然不符合事实」。鲍尔比在他的作品《依恋理论的起源》中这样明确地说道。而支撑他这个观点,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夫妇主持的恒河猴实验。
哈洛等人(Harlow & Zimmermamn)在研究中发现,恒河猴的幼猴明显更喜欢不能提供食物的「绒布母亲」,而不是能够提供食物的「铁丝母亲」。
后来,鲍尔比留意到行为动物学的研究,其中,洛伦兹提出一个概念:印刻(imprinting),鲍尔比认为:
依恋行为在人类婴儿身上形成并且发展成专注于一个偏爱的对象的方式,与在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形成的方式十分相似。因而,上述过程可以被合理地纳入印刻的范畴——前提是,对印刻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广义的。
吸收动物行为学理论后,鲍尔比认为,儿童在内心里有一个特定的系统,这促使他们在身体上接近自己的母亲。
这就是依恋系统(attachment system)。
陌生情境中,宝宝各有各的表现
每年九月,幼儿园开学,各地幼儿集体上演一场大型哭秀。我在工作中,也常能接触到焦虑的家长发问:孩子做错事,我打他,会让他没有了安全感吗?
文章来源:《动物学研究》 网址: http://www.dwxyjzz.cn/zonghexinwen/2020/1008/336.html